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七部门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黄浦区教育系统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坚持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增强师生垃圾分类意识,发挥学校在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促进垃圾分类全覆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目标任务
1. 开展宣传动员。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利用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栏、工作群等形式,开展“践行新时尚,领巾更闪亮”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全体师生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均达到100%。
2. 参与社区共建。与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达标共建活动,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
3. 设置分类收集设施。按照生活垃圾的基本分类设置垃圾收集设施,明确各类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合理设立垃圾投放点,及时进行分拣和清运。
三、组织机构
1. 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总务主任
成员:副校长、德育教导、大队辅导员、工会委员、工会组室室长、卫生教师
2. 责任区及分工
(1)行政包干责任区(含教室、专用室、办公室、走廊、厕所等)
l 校长:巡视全校
l 书记:抽查楼面
l 副校长:抽查楼面
l 总务主任:整体环境布置、设备配置和检查接待,垃圾集中投放点检查
l 大队辅导员:一楼、操场检查
l 德育教导:二楼检查
l 教学教导:三楼检查
l 人事干部:四楼检查
l 工会主席:五楼检查
(2)教职工包干责任区
l 教职工:本人所在办公室排班清洁、正对办公室门的走廊保洁
l 班主任:本班教室清洁、保洁
l 专用教室负责教师:本人负责的专用室清洁、保洁
(3)班级包干责任区
l 本班教室清洁、保洁
l 班级前门至后门楼面垃圾箱之间的楼面保洁
l 班级后门(除一1班、二2班)的分类垃圾桶保洁
四、分类要求
1. 明确分类品种
垃圾分类标准(参照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
(1)可回收物,是指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
(2)有害垃圾,是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
(3)湿垃圾,即易腐垃圾,是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
(4)干垃圾,即其它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废弃物。
2. 规范设置容器
学校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分类收集和存储容器。
(1)垃圾集中投放点设置
学校垃圾集中投放点设置在一楼,在同一处设置四种垃圾箱,分别为可回收物箱、有害垃圾箱、湿垃圾箱、干垃圾。
(2)教学和办公区域垃圾箱(桶)设置
l 学校在操场同一处设置四种垃圾箱,分别为可回收物箱、有害垃圾箱、湿垃圾箱、干垃圾箱;
l 教室、专用室设置可回收物、干垃圾两分垃圾桶;
l 走廊(对应教室后门)设置可回收物箱、干垃圾箱;
l 办公室、门卫设置可回收物和干垃圾两分垃圾桶;
l 大队部设置废电池回收箱。
(3)生活区域垃圾箱(桶)设置
l 教师餐厅、厕所设置教室设置湿垃圾和干垃圾两分垃圾桶;
l 每个厕所放置湿垃圾、干垃圾两分垃圾桶,每个独立便池设置一个干垃圾桶。
3. 垃圾投放要求
(1)教室、办公室的干垃圾统一倒入走廊的干垃圾箱;
(2)教室、办公室的可回收物统一倒入走廊的干垃圾箱;
(3)学生、教师的生活湿垃圾统一倒入厕所的两分湿垃圾桶;
(4)教师餐厅的湿垃圾统一倒入餐厅的两分湿垃圾桶;
(5)废电池统一倒入大队部废电池回收箱;
(6)有害垃圾统一倒入操场的有害垃圾箱;
(7)落叶、杂草等统一倒入操场的湿垃圾箱;
(8)医疗废物、实验室有害垃圾倒入操场的有害垃圾箱;
(9)其他垃圾根据垃圾分类要求进行投放。
4. 垃圾分拣处置
(1)各办公室、教室产生的垃圾,按照垃圾种类分类投放到各楼层垃圾收集容器后,学校保洁定期进行二次分拣归类,并按分类要求运送至垃圾集中投放点。
(2)湿垃圾、干垃圾由上海市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分别运至相应的处置场所,做到日产日清,做好每日垃圾收运台账。有害垃圾按要求统一收集后投放到小区有害垃圾的收集容器,做好相关记录。可回收物由保洁回收处置。
(3)学生、教师就餐后产生的厨余垃圾由承包方指定专人集中处理带离校园。
(4)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集中处理带离校园。
五、实施步骤
1. 宣传动员阶段
(1)建立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垃圾分类的实施方案,规范设置垃圾分类容器。
(2)通过教工大会向教职工宣讲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利用升旗仪式、校班会、黑板报、电子小报等形式对学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发放垃圾分类知识的学习材料,营造师生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氛围。
(3)工会做好垃圾分类宣传,指导教师正确投放,学校设立垃圾分类监督员,由卫生教师担任。
(4)班主任负责对本班学生垃圾分类的教育和监督,班级设立垃圾分类监督员,对垃圾分类、包干区进行检查。
2. 全面启动阶段
(1)总务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布局放置分类垃圾桶,督促师生分类投放,并加强垃圾分类设施的日常维护、保洁。
(2)行政包干检查指导楼层垃圾分类投放,提高师生参与度。
(3)教职工、学生按照垃圾分类要求进行垃圾投放和包干区清洁、保洁等活动。
3. 深化分类阶段
(1)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节能环保的政策要求,从源头上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创造有利条件。
(2)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共享共用,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全面实施纸张双面打印。
(3)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
(4)积极开展“小手大手手拉手”等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将垃圾分类理念深入家庭与社区。
(5)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身边的人主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